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杜传忠
李梦洋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制造业; 竞争力;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1.05.013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地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本文基于1998—2008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垂直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应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J].
金碚 ;
李钢 ;
陈志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5-14
[2]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J].
张小蒂 ;
孙景蔚 .
世界经济, 2006, (05) :12-21
[3]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J].
赵彦云 ;
张明倩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05) :23-30
[4]   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J].
张其仔 .
管理世界, 2003, (08) :74-80
[5]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J].
赵文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8) :32-37
[6]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3) :5-13
[7]   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 [J].
蓝庆新 ;
王述英 .
经济评论, 2003, (01) :119-123
[8]   论竞争力的源泉: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 [J].
邹薇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35-47
[9]   中国各类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J].
范爱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2) :55-60
[10]   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优化研究 [J].
范纯增 ;
姜虹 .
经济管理, 2002, (02)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