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邻避运动:特征、演进逻辑与形成机理

被引:8
作者
王娟 [1 ]
刘细良 [1 ,2 ]
黄胜波 [1 ]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2] 湖南省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邻避运动; 中国式邻避运动; 邻避设施; 形成机理;
D O I
10.13582/j.cnki.1674-5884.2014.10.13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在必行。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采取封闭式决策模式,公众的切身利益就会受到侵蚀,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受邻避情结的影响,极易引发邻避运动。分析中国式邻避运动的显著特征与演进逻辑,运用负外部性、集体行动逻辑等理论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心理5个层面对我国邻避运动的多元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对中国式邻避运动的缓解与治理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公众参与在公共治理中的角色与实际运用——来自“厦门PX事件”的启示 [J].
颜添增 ;
戴凡 .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0) :205-207
[2]  
正义论.[M].(美) 罗尔斯 (Rawls;J.) ;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美国地方政府.[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等著;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 奥尔森 (Olson;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