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疆阜康荒漠地区红砂光合日变化因素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徐莉
王丽
李珊
孙哲
赵桂仿
机构
[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3] 北京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红砂; 光合特征; 日变化; 新疆阜康荒漠;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5.04.016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阜康荒漠区域优势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光合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分析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叶面温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CI-301 CO2气体分析仪,测定光合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光合速率日变化形成典型的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日变化和叶面温度的日变化曲线相近,在午后均呈逐步降低趋势;气孔导度与生境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为先下降,然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水分利用率全天递减。空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叶面温度和气孔导度对红砂光合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红砂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形成典型的双峰型,温度是影响红砂光合特性的重要因子之一,气孔因素则是导致其光合速率下降的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
周跃志 ;
潘晓玲 ;
何伦志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59-363
[2]   风和风沙流对不同固沙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 [J].
于云江 ;
辛越勇 ;
刘家琼 ;
于志勇 .
植物学报, 1998, (10) :83-89
[3]   新疆呼图壁绿洲外缘的琵琶柴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J].
马茂华 ;
孔令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3) :46-53
[4]   30种新疆沙生植物的结构及其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J].
黄振英 ;
吴鸿 ;
胡正海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6) :34-43
[5]  
植物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王铸豪 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