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阳高震群多波分析及震群特征——CDSN应用系列论文五

被引:3
作者
房明山
左兆荣
方家福
张伯明
董孝平
黄宝琴
吴健平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江苏省地震局
[3] 张家口地震台
[4] 涿州地震台
[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6] 中国北京
[7] 中国南京
[8] 中国河北
关键词
sPn 深度震相; PM、SM(M)界面反射波; PM/SM 振幅比; A 类波形; B 类波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多波震相分析法,对1989年10月18日大同震群进行研究。使用模拟和数字台网资料,对主、余震群进行了多波分析处理。初步探讨了主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用sPn、PM、SM 等震相较准确的测定了震源深度及震群深度变化范围;通过震相、波形和振幅比的综合分析,清晰的显示大同-阳高震群具有两种震源类型特征,其中用(M)界面反射波 PM、SM 的振幅比,做出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时空域图象更为明显。本文初步研究表明,多波震相分析法,对较准确的测定主余震群的震源深度,推测震源延伸的走向,初步判断震源机制的变化及有可能为单台开展监测预报探索到一种新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同—阳高中强震群前后的地震活动性 [J].
许绍燮 ;
王林英 ;
刘玉芬 .
地震, 1990, (04) :1-10
[2]   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 [J].
赵鸿儒 ;
孙进忠 ;
唐文榜 .
地球物理学报, 1990, (01) :54-63
[3]  
全波震相分析.[M].赵鸿儒等著;.地震出版社.1991,
[4]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M].张诚等编著;.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5]  
中国分区地震波走时表的研制.[M].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地震出版社.1989,
[6]  
宽频带数字地震学观测与研究.[M].修济刚等译;.海洋出版社.1988,
[7]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6,
[8]  
地震分析基础.[M].张诚 编著.地震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