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的结构成因类型及其沉积相和环境附视频

被引:15
作者
陈其英
郭师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成因类型; 泥晶; 磷块岩; 磷质岩; 矿石; 震旦纪; 新元古代; 含磷岩系; 白云岩; 碳酸盐岩; 结构构造; 沉积相; 内陆棚; 内碎屑结构; 寒武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磷块岩矿床的形成总是同特定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相联系的。从古地理分布看,它们多半产在该成矿时期的海侵前缘带、陆表海和深水盆地的过度部位或水下高地的周围地带。磷矿层多出现于海侵序列的底部或下部,但是含磷岩系本身则既可以是退积式的,也可以是进积式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5+313 +313-3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磷块岩的内碎屑 [J].
陈其英 .
地质科学, 1981, (02) :153-158+199
[2]   远硅质建造磷块岩微相研究 [J].
孟祥化 .
地球化学, 1979, (02) :132-144+185
[3]  
中国磷塊岩的形成条件[J]. 叶连俊.地质科学. 1959(02)
[4]  
岩石学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中国科学研究所主编, 1982
[5]  
磷矿地质与找矿[M]. 科学出版社 , 陈其英,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