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杂交水稻组合和面积的变化趋势(英文)
被引:4
作者
:
毛昌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毛昌祥
石瑜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石瑜敏
周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周行
宋智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宋智萍
韦善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韦善富
谢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谢丽萍
韦仕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韦仕邦
机构
:
[1]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2]
广西农科院
[3]
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南宁
来源
:
广西农业科学
|
2005年
/ 04期
关键词
:
杂交水稻;
快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成功并将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自1976年开始到1987年,其种植面积增长百倍以上,达到1100万公顷。到1990年达到近1600万公顷的高峰。由于后来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粮食政策的调整,从1991年至今,经过了一个徘徊阶段,总面积有所减少,但在全部水稻面积中的比例没有减少,一直保持在65%左右。从1988到2003年,全国每年种植面积在6.7万公顷以上的组合由41个增加到了243个;每年种植面积在670万公顷以上的组合逐年减少,排序也有变化。由于新组合越来越多,竞争激烈,今后可能不再有这种“一统天下”的组合。大量配合力好、米质优、抗性强的不育系、恢复系的问世,加上其它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我国杂交水稻可望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New rice varieties approv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Varietal Committee in 2003. Yu QY. China Rice . 2003
←
1
→
共 1 条
[1]
New rice varieties approv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Varietal Committee in 2003. Yu QY. China Rice .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