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移栽谷子(粟)的生理生态特点及其增产潜力

被引:4
作者
李东辉
王天宇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粟; 移栽; 生理结构; 净同化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谷子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栽谷)是农民的创造.栽谷由于育苗旱生,移栽断根,湿栽旱管,地下部和地上部形成旱生结构,根系分支增多,根层增加,活力增强,致使个体后期叶面积加大8.6~19.3%,厚度增加10~60%,改善了冠层结构,提高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与干物质积累,增产34~48%.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谷子栽培学[M]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87,
[2]  
河北省综合农业区划[M] 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3]  
作物生理学[M] [英]L·T·伊文思 主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室 译 农业出版社 1979,
[4]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 [日]户刈义次 主编;薛德榕 译 科学出版社 1979,
[5]  
现代科学技术简介[M] 《现代科学技术简介》编辑组 编 科学出版社 1978,
[6]  
农田生态学[M] [日]小田桂三郎等 著;姜恕 译 科学出版社 1976,
[7]  
作物产量变异的生理基础[M] [苏]尼奇波罗维奇;А·А· 著;奚元令等 译 科学出版社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