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被引:16
作者
:
李培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培富
史晓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史晓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建飞
刘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红生
机构
: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中国水稻科学
|
2007年
/ 06期
基金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
水稻;
地方品种;
稻瘟病菌;
抗性遗传;
基因定位;
D O I
:
10.16819/j.1001-7216.2007.06.004
中图分类号
: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以广谱、高抗稻瘟病的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与感病品种苏御糯杂交,产生F1、F2、F2∶3及F5∶6重组自交系群体,用日本稻瘟病鉴别菌系北1接种鉴定。黑壳子粳对北1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的,定名为Pi-hk1(t)。根据不同杂交世代群体对北1的抗、感反应,结合SSR分子标记,将黑壳子粳中的Pi-hk1(t)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与RM7654和RM27381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cM和1.6cM。
引用
收藏
页码:579 / 584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