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成穗率的限制因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7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周兴兵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中稻; 成穗率; 限制因素; 栽培途径;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9.06.047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II优7号为材料,通过不同疏穴时期、疏穴规格及三角形施氮方式处理,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成穗率的限制因素及其高产栽培途径。结果表明,最高苗期前后是影响水稻成穗率的环境敏感期,光照是该期影响成穗率的主导因素,增施氮肥对提高成穗率的作用不如改善光照条件的大,而且只有在群体基部光照条件改善的情况下才会起到明显作用。采取"三角形栽培改善最高苗期的群体基部光照条件和N-n-2期施上林氮肥"的栽培途径,具有显著降低苗峰、壮苗以及提高成穗率和着粒数的作用而增产,但其增产程度与稻田土壤肥力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强化栽培对杂交中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及其与源库结构的关系 [J].
徐富贤 ;
熊洪 ;
朱永川 ;
谢戎 ;
王贵雄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6) :48-52
[2]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J].
徐富贤 ;
郑家奎 ;
朱永川 ;
王贵雄 ;
杨大金 ;
刘康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5) :686-691
[3]   冬水田杂交中稻小苗超稀栽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J].
徐富贤 ;
郑家奎 ;
朱永川 ;
王贵雄 .
杂交水稻, 2003, (03) :43-46
[4]   覆膜栽培下春小麦种群的生长冗余与个体大小不整齐性的关系 [J].
潘晓云 ;
王永芳 ;
王根轩 ;
曹琴东 ;
王静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2) :177-184
[5]   主要栽培措施对水稻环境敏感期分蘖芽的影响 [J].
徐富贤 ;
熊洪 ;
刘华忠 ;
阎运德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1) :26-30
[6]   高产栽培条件下籼稻良种产量组分的研究 [J].
徐富贤 ;
熊洪 ;
洪松 ;
陈真福 ;
方文 ;
赵甘霖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78-83
[7]   水培条件下氮浓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分蘖发生的影响研究 [J].
蒋彭炎 ;
洪晓富 ;
冯来定 ;
徐志福 ;
方樟法 .
作物学报, 1997, (02) :191-199
[8]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凌启鸿 ;
苏祖芳 ;
张海泉 .
作物学报, 1995, (04) :463-469
[9]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J].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8-14
[10]   水稻分蘖芽的环境敏感期研究 [J].
蒋彭炎 ;
马跃芳 ;
洪晓富 ;
冯来定 ;
史济林 ;
顾宏辉 .
作物学报, 1994, (03) :2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