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

被引:15
作者
钟启泉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课程发展; 回归现象; 线性模式; 非线性模式; 课程思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回顾"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演进,进而从知识论、学力论的角度,检视课程思潮的变化所带来的课程发展模式的演进,使我们借以认识新课程的思想背景。经过探讨两种回归现象: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探讨从"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的转向;探讨非线性模式的特征;我们认识到,"课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生成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这是一个需要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我们需要打破分科主义的封地,来促进跨越学科边界的对话,共同求得课程领域的整体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理解课程[M]. 教育科学出版社[美]威廉, 2003
[2]  
课程与教师[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日)佐藤学著, 2003
[3]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美)艾伦·C.奥恩斯坦, 2002
[4]  
后现代课程观[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 2000
[5]  
现象学及其效应[M]. 三联书店 , 倪梁康 著, 1994
[6]  
教育过程[M]. 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杰罗姆·S·布鲁纳(J·S·,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