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氮素肥力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高亚军
黄东迈
朱培立
王志明
李生秀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江苏省农科院土肥所!南京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陕西杨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稻麦轮作; 耕作方式; 培肥制度; 氮素肥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十二年的耕作和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苏南太湖稻麦轮作地区,长期休闲的农田0~5cm土层最高含氮量可达2.89%,休闲田结合每季耕翻,全氮含量下降,只及最高含氮量的70%,保持在2%左右。无论免耕与否,不施肥土壤(0~5cm)全氮含量为最高含氮量的50%左右,单施化肥时为52%~56%,猪粪+化肥为63%,秸秆十化肥为63%~70%。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全氮、氮素矿化势、生物量氮和矿质氮在土层中的分布及含量有明显的影响。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对土壤全氮和土壤供氮容量的影响大于耕作对其的影响。固定态铵的含量不仅与土壤中的粘土矿物有关,施肥对其也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