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第一转折点是“短缺点”吗?——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的现实考察

被引:4
作者
周健
张桂文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产品短缺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 刘易斯第二转折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刘易斯第一转折点谓之"短缺点",跨越这一点后会出现工业部门工资显著上涨和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的现象。但在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巴西的考察中发现,一是跨越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后,并未出现农业总产出下降导致的农产品短缺,却出现工业部门工资上涨的现象;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甚至于第二转折点仍未消失,而且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未必会导致"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主要是因为,刘易斯模型过于简化,对现实考察不够充分。中国也呈现出与日韩等国相类似的发展特征,因此,中国应积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二元经济转型国际比较研究.[D].孙亚南.辽宁大学.2015,
[2]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J].
姜长云 ;
杜志雄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1-10+144
[3]   城乡劳动者的工资差异研究: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 [J].
胡博文 .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 (10) :107-115
[4]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及动态同化 [J].
陈珣 ;
徐舒 .
经济研究, 2014, 49 (10) :74-88
[5]   “工资剪刀差”及外出农民工的隐性贡献研究 [J].
高强 ;
孔祥智 .
中州学刊, 2014, (09) :55-61
[6]   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消耗完毕——来自省、县和农户数据的证据 [J].
许庆 ;
刘守英 ;
高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2) :33-41+126
[7]   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民储蓄率提高:刘易斯模型的扩展与应用 [J].
樊纲 ;
吕焱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9-29
[9]   迁移成本、工资上升与刘易斯转折点——一个对“刘易斯转折点”分析框架的再探讨 [J].
朱晶 ;
李天祥 ;
李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9) :8-17+110
[10]   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 [J].
汪进 ;
钟笑寒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22-3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