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锅顶山地区晚泥盆世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3
作者
杨式溥
胡昌铭
孙永传
机构
关键词
湖北省; 晚泥盆世; 遗迹化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描述了12属11种和两个未定种,其中有8个新种。Incisifex,Margaritichnus,Spirophycus(?)在中国首次报道。值得提出的是在五通组发现了海相遗迹化石:Rusophycus,Diplichnites,Chondrites等。作者认为该沉积环境可能属于过渡类型,在河流沉积之间含有一些海相夹层,并非单纯陆相地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105 +105-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三峡志留系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杨式溥 .
古生物学报, 1984, (06) :705-715+796
[2]   广西横县六景早泥盆世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学意义 [J].
杨式溥 .
中国区域地质, 1983, (03) :11-22
[3]   贵州清镇中三叠统关岭组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杨式溥 ;
孙永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4) :369-378+409
[4]   四川峨眉、甘洛等地寒武纪早期的遗迹化石 [J].
杨遵仪 ;
殷继成 ;
何廷贵 .
地质论评, 1982, (04) :291-298+395
[5]   论湖北含中华棘鱼层位的时代问题附视频 [J].
黎作骢 .
地层学杂志, 1980, (03) :221-225
[6]  
Trace fossil concepts .2 Basan,P. B.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