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缺糖缺氧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被引:11
作者
田映红 [1 ]
李树基 [2 ]
李晓文 [2 ]
高天明 [2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缺氧模型; 海马神经元; 培养; 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1 [神经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改进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缺糖缺氧模型制备方法,并通过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进行验证。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6在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进行。实验材料:出生1d内清洁级SD大鼠,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为粤证监字2004B023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和D-2-氨基-5-磷酰基戊酸(d-APV)购自Sigma公司。实验方法:取新生1dSD大鼠海马组织作神经细胞分散细胞原代培养,培养到13d时进行氧/葡萄糖剥夺模型的制备:将neurobasal培养基更换为不含葡萄糖的BSSo培养基,连续充以50mL/LCO2+950mL/LN2(体积比)混合气体。缺氧30,45,60,90min后取出细胞,更换为正常neurobasal培养基,恢复正常条件继续培养。将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无糖缺氧组、MK-801组和d-APV组。将10μmol/LMK-801和500μmol/Ld-APV在通50mL/LCO2+950mL/LN2混合气前加入到BSSo培养基,缺氧结束后随BSSo培养基一起去掉。复氧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神经细胞成活率及Hoechst荧光染料法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①随着氧/葡萄糖剥夺时间延长,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氧/葡萄糖剥夺30,45,60,90min再复氧24h,神经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48±3.84)%、(63.14±3.14)%、(41.73±2.97)%和(16.78±2.12)%。②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10μmol/L)和d-APV(500μmol/L)均能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存活率(P<0.05),并且两组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制备的海马神经细胞短时间氧/葡萄糖剥夺模型可对神经细胞造成迟发性死亡,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可保护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说明本实验建立的缺氧模型有效并简便可靠,并且缩短了缺氧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810 / 28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氯通道阻断剂对NMDA诱导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J].
常全忠 ;
胡德辉 ;
陈明 ;
王颖 ;
高天明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2) :158-161
[2]   钾通道阻断剂对低氧/复氧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防护作用 [J].
陈明 ;
孙红宇 ;
王颖 ;
高天明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 (10) :872-874
[3]   小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的模型制备及其实验观察 [J].
吴小梅 ;
陈宏山 ;
姜正林 ;
朱俐 ;
金淑仪 .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 (04) :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