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区马鹿对冬季生境的选择性

被引:59
作者
刘振生
曹丽荣
翟昊
胡天华
王小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3]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4]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5] 黑龙江哈尔滨
[6] 上海
[7] 宁夏银川
关键词
马鹿; 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贺兰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 0 3年 11— 12月 ,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马鹿阿拉善亚种的生境选择性做了研究。在选定的 2 5条样带上一共测定了 87个利用样方以及 5 0个任意样方的 14种生态因子 (植被类型、优势乔木、坡向、坡位、食物丰富度、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坡度、海拔高度、雪深、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裸岩距离和隐蔽级 )。结果表明 ,马鹿对 4种生态因子有选择性 :①植被类型 :偏好利用山地草原带和山地针叶林带 ,避免选择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 ;②优势乔木 :偏好利用混合型的生境 ,避免选择杜松、油松和无树的生境 ;③坡向 :偏好位于阳坡的生境 ,避免利用阴坡 ;④坡位 :偏好位于下坡位的生境 ,避免选择上坡位和中坡位。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 ,发现马鹿的利用样方以灌木密度高、食物丰富、坡度小、接近水源、雪覆盖浅、远离裸岩和人为干扰为主要特征。对各种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 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84 89% ,可以较好地反映马鹿的生境特征。第 1主成分反映出马鹿在选择生态因子方面与植被类型、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坡向、坡度、距水源距离、雪深、海拔高度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0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