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碰撞造山带动力学成因机制的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12
作者
单家增
李继亮
肖文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陆-陆碰撞; 造山带; 动力学; 成因机制; 物理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4 [地质力学研究方法与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利用自行研制的GJ 1 型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实施的陆 陆碰撞造山带形成和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最新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陆 陆碰撞是岩石圈或地壳缩短和增厚的主要机制之一。在地幔对流派生的拖曳力和板块相互运动产生的压缩力以及其它附加力的联合作用下,模型长度和厚度分别缩短45 % 和增厚85 % 是可能的。推覆造山作用有可能将下地壳的岩石物质和构造推覆到上地壳或地表,形成在地表可观察到的韧性剪切带构造。推覆体中的逆冲断层系往往沿最为发育的一组剪切面形成和演化,被叠置或双重地层的形成使地壳厚度明显增加。实验结果展示出推覆造山带、俯冲带和混杂岩带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的形成和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构造动力学和几何学关系。认为:陆 陆碰撞造山带是在地幔对流派生的拖曳力和板块相互运动产生的压缩力以及其它附加力联合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大洋闭合和二个大陆之间的对接与碰撞导致了造山作用的发生,混杂岩带的形成和演化与洋壳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沉积盆地的动力学分析──盆地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 [J].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1995, (03) :1-8
[2]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J]. 许靖华,孙枢,李继亮.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10)
[3]   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 [J].
李四光 .
中国科学, 1973, (04) :400-429
[4]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
[5]  
Mechanicsof Appalachianstructure.Thirteenth Annual Reportof U .2 Willis B. S. Geological Surv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