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南段走滑期同构造岩体的稀土元素对比研究

被引:5
作者
牛漫兰
朱光
刘国生
宋传中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3] 安徽合肥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侵入岩; 郯庐断裂带; 稀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02 ;
摘要
张八岭隆起岩体与大别山东缘岩体同属于郯庐断裂带南段走滑期同构造岩体,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却反映出,张八岭隆起地区岩体具有地幔来源特征,而大别山东缘岩体则属于典型的壳源岩体,这是张八岭隆起地区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发育而大别山地区不发育的重要原因。稀土元素研究的结果与现代地球物理、成岩构造背景、稳定同位素等研究相吻合,表明稀土元素在岩浆岩成岩物质来源方面有很好的示踪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 [J].
牛漫兰 ;
朱光 ;
刘国生 ;
王道轩 ;
宋传中 .
地质科学, 2002, (04) :393-404
[2]   安徽省嘉山管店—全椒龙王尖断裂的厘定和构造岩透射电镜分析及地质意义 [J].
黄德志 ;
邱瑞龙 ;
刘德良 ;
杨晓勇 ;
徐祥 .
地质论评, 2000, (01) :58-63+113
[3]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J].
朱光 ;
牛漫兰 ;
刘国生 ;
王道轩 ;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2002, (03) :325-334
[4]   大别山金鸡寨花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及侵位机制初步探讨 [J].
石永红 ;
余小俭 ;
江来利 ;
吴维平 .
安徽地质, 1998, (03) :18-26+46
[5]  
下扬子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陈沪生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