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RTM-DEM和TM的流动沙丘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5
作者
柴慧霞 [1 ,2 ,3 ]
刘海江 [2 ]
周成虎 [2 ]
陈曦 [1 ]
程维明 [2 ]
王睿博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6] 不详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形态特征; 斑块指数; 遥感图谱; 智能化提取;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9.002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地貌为例,进行数字地貌形态提取方法研究。首先,利用高精度Srtm-DEM数据派生出坡度和起伏度两个地形因子数据,并参考坡度和起伏度的分类指标,实现沙地和沙丘边界线的自动提取,将风成地貌按照形态特征区分出沙地和沙丘两种地貌类型。其次,利用数学分析方法,根据斑块指数值的大小初步确定复合流动沙丘的类型。最后,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的色调、纹理、结构等特征,建立典型流动沙丘地貌特征的遥感影像特征图谱,依据遥感图谱进一步确定复合流动沙丘的类型,实现典型复合流动沙丘地貌形态和成因特征的计算机智能化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目前可以实现流动沙丘中的复合型链垄状沙丘、复合型沙垄、穹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的智能化提取。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DEM坡度图制图中坡度分级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汤国安 ;
宋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157-160+192
[2]   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 [J].
朱红春 ;
汤国安 ;
张友顺 ;
易红伟 ;
李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5) :43-45+61
[3]   深圳市盐田区植被格局分析 [J].
蔡伟斌 ;
李贞 .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3) :16-20
[4]   不同比例尺DEM提取地面坡度的精度研究——以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试验为例 [J].
汤国安 ;
杨勤科 ;
张勇 ;
刘咏梅 ;
刘新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53-56
[5]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科学, 1998, (06) :567-573
[6]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学报, 1998, (06)
[7]   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测绘学报, 1991, (04) :311-319
[8]   中国地势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的求证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3) :266-271
[9]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探讨 [J].
李钜章 .
地理研究, 1987, (02) :32-39
[10]   中国地貌形态基本类型数量指标初探 [J].
李钜章 .
地理学报, 1982, (01)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