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台江苗族姊妹节为例

被引:11
作者
彭雪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姊妹节;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4.03.007
中图分类号
K892.3 [民族风俗习惯总志];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现阶段"非遗"研究缺少理论支持的背景下,人类学独特的学科视角和方法论为构建"非遗"研究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参与观察贵州省台江县官方及民间举办的苗族姊妹节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文化整体观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分析,揭示了苗族姊妹节由于内部自身的发展、民族间的接触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节庆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特定对象、部分传统习俗消失、节庆活动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呈现多样化等变迁现象。鉴于此,应做好姊妹节的整体规划,在合理利用这一民俗文化资源时必须尊重文化主体的权益,以激发他们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M]. 沈阳出版社 , 熊克武, 2011
[2]  
贵州省民族传统节日进入旅游市场的文化条件分析[M]. 贵州教育出版社 ,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