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非均一下垫面粗糙度分析

被引:27
作者
张文煜 [1 ]
张宇 [1 ]
陆晓静 [2 ]
郭振海 [3 ]
王晓妍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宁夏气象台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表粗糙度; 非均一下垫面; 特征分析; 计算方法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7年4月17日—2008年4月16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边界层气象塔的风速、风向、温度、气压、湿度等观测资料,采用经典的廓线法和风速、风向标准差法,分别计算了中性大气层结下观测站下垫面粗糙度长度,并得到了具有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地表粗糙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粗糙度的影响幅度可达0.159 m,空间非均一性对粗糙度的影响幅度可达0.155 m。测站附近粗糙度春季为0.017 m,夏季为0.062 m,秋季为0.065 m,冬季为0.018m。测站西北方向上游粗糙度春季为0.17 m,夏季为0.22 m,秋季为0.34 m,冬季为0.05 m。测站东南方向上游粗糙度春季为0.11 m,夏季为0.17 m,秋季为0.19 m,冬季为0.05 m。该站下垫面粗糙度计算宜选用风速为6±1.5 m.s-1,风向变化30°范围内的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63 / 7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渤海南岸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动量通量特征 [J].
张文煜 ;
白庆梅 ;
张秀珍 ;
秦增良 ;
王音淇 ;
宋嘉尧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2-65
[2]   湍流微气象观测的印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拓展 [J].
蔡旭晖 .
大气科学, 2008, (01) :123-132
[3]   几种典型地表粗糙度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周艳莲 ;
孙晓敏 ;
朱治林 ;
温学发 ;
田静 ;
张仁华 .
地理研究, 2007, (05) :887-896
[4]   不同下垫面湍流统计特征研究 [J].
张宏升 ;
李富余 ;
陈家宜 .
高原气象, 2004, (05) :598-604
[5]   不同下垫面的粗糙度和中性曳力系数研究 [J].
高志球 ;
王介民 ;
马耀明 ;
孙安平 ;
苏中波 .
高原气象, 2000, (01) :17-24
[6]   粗糙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J].
李振山 ;
陈广庭 .
中国沙漠, 1997, (01) :101-104
[7]   对地表粗糙度测定的分析与研究 [J].
杨明元 .
中国沙漠, 1996, (04) :56-57+59-60
[8]   河西地区非均匀下垫面的大气变性过程 [J].
张强 ;
胡隐樵 ;
杨瑜峰 ;
赵红岩 .
高原气象 , 1996, (03) :25-35
[9]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J].
胡隐樵 ;
高由禧 ;
王介民 ;
季国良 ;
沈志宝 ;
程麟生 ;
陈家宜 ;
李守谦 .
高原气象 , 1994, (03) :2-13
[10]   地表粗糙度的含义本质 [J].
丁国栋 .
中国沙漠, 1993, (04)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