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行政中的个人信息利用及其边界

被引:15
作者
胡敏洁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与社会政策中心
关键词
社会保障行政; 个人信息; 隐私; 边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30103 ;
摘要
社会保障行政中的个人信息发挥着项目启动、项目管理和成为某种监管方式的功能,和其他领域相比较,这一领域长期存在着因获得实质利益而隐忍个人隐私或相关权益被侵犯的情形,实现社会保障行政目的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需要根据社会保障的具体项目、个人信息被利用的不同阶段等情形加以具体判断。在社会救助项目中,非基于核实个人家庭情况、收入情况等目的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宜大范围公开;在社会保险项目中,个人信息的保护须结合不同的项目类型加以具体分析;在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项目中,个人信息的保护程度宜从社会福利、优抚到社会救助再到社会保险依次递增。同时,应区分个人信息在社会保障行政的搜集、保管及使用等不同阶段的保护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3-23
[2]   中国政府数据开放法制的发展与建构 [J].
宋华琳 .
行政法学研究, 2018, (02) :35-46
[3]   德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及其启示——兼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J].
喻文光 .
行政法学研究, 2013, (01) :113-121
[4]  
解析社会政策[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彼特·阿尔柯克, 2016
[5]   MIDNIGHT WELFARE SEARCHES AND THE SOCIAL-SECURITY ACT [J].
REICH, CA .
YALE LAW JOURNAL, 1963, 72 (07) :1347-1360
[6]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5].高行终字第2944号行政判决书 .2 .
[7]  
《贵州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66号]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