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担还是转嫁:部门间舆情回应失效与风险归责

被引:8
作者
刘红波
林彬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政府回应; 回应失效; “背黑锅”;
D O 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1.00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多个部门间存在碎片化回应问题。认清多部门在舆情回应中的选择以及回应失效的内在逻辑,将有助于提升政府回应的有效性和舆情治理的精准化。选取六安教师集访事件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动因-条件-行为-结果"的理论框架对部门间舆情回应行为逻辑加以阐释。研究发现,多部门嵌入式政府回应存在缺位型、应付型、推诿型和履职型四种回应类型;回应失效的结果表现为低效、无效和负效三种状态,且与行为选择密切相关;积极的履职行为并不必然带来好的回应效果,有时却适得其反;敏感性话题、多部门掣肘以及媒体偏颇报道等都可能引致政府对网络舆情回应的失效。如何脱离回应责任在政府部门间的"击鼓传花",未来必须要推进建立舆情回应问责制度,明确回应统筹主体和宣传渠道,保证政府回应的协同性和权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网络驱动的回应性政府:网络问政的制度扩散及运行模式 [J].
孟天广 ;
赵娟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18, (03) :36-44
[2]   组织关系视角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协同治理网络——基于“8·12天津港事件”的全网数据分析 [J].
康伟 ;
杜蕾 ;
曹太鑫 .
公共管理学报, 2018, 15 (02) :141-152+160
[3]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回应困境与消解路径 [J].
周伟 .
情报杂志, 2018, 37 (04) :100-105+99
[4]   城市治理转型中的市民参与和政府回应——基于广州市150个政府热线沟通案例的文本分析 [J].
刘红波 ;
王郅强 .
新视野, 2018, (02) :94-101
[5]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以G省D区为例 [J].
叶林 ;
宋星洲 ;
邵梓捷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1) :18-23
[6]   天津港“8·12”事故应急合作网络与协同应对 [J].
马奔 ;
李文静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4) :91-96+147
[7]   杜鹃模式:茂名PX事件中政府回应的行政学分析 [J].
翁士洪 .
学海, 2017, (03) :77-85
[8]   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 [J].
倪星 ;
王锐 .
政治学研究, 2017, (02) :42-51+126
[9]   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J].
孟天广 ;
李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7-29
[10]   社会矛盾倒逼改革发展的机制分析 [J].
吴忠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4-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