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剂量丁胺卡那霉素药代动力学及耳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许红梅
王绍映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
关键词
丁胺卡那霉素;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豚鼠; 药代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明确幼年动物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有无更高敏感性。方法 用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以等效人类治疗剂量下丁胺卡那霉素 (AMK)注射的 10只早产、31只新生、31只幼年及 31只成年豚鼠毛细胞 ,并用TDx法研究新生、幼年及成年组各 16只豚鼠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1)单剂给药证实各年龄组均为二室开放性模型 ,峰浓度及达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新生组清除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 [分别为 (0 .0 0 44± 0 .0 0 11)、(0 .0 0 97± 0 .0 0 42 )和 (0 .0 0 88± 0 .0 0 14)L (min·kg) ,均P <0 .0 1],清除半衰期明显延长 ,[分别为 (71± 13)、(5 3± 11)和 (4 3± 8)min ,分别P <0 .0 5、P <0 .0 1],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大分别为 [(1146 2± 4317)、(8349± 1470 )和 (816 6± 32 13) ,均P <0 .0 1];幼年、成年组无差异。多次给药新生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同时点幼年、成年组 ,新生及幼年组存在明显体内药物蓄积。 (2 )早产、新生组损伤出现早且严重 ,幼年组较成年组重 ;停药后毛细胞缺失数继续增多。结论 即使等效人类治疗剂量的AMK对幼年 (尤其早产和新生 )豚鼠耳蜗均有不同程度损害 ,并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加重。幼年动物这种高敏感性与该药从体内排出慢、易蓄积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豚鼠全内耳终器硝酸银染色法 [J].
丁大连 ;
郭毓卿 ;
罗德峰 ;
皇甫慕三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89, (04) :326-327
[2]  
耳鼻喉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王正敏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  
药理学实验.[M].《药理学实验》编写组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