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莺-琼盆地第三纪介形虫动物群及其古环境

被引:1
作者
阮培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介形虫动物群; 古环境; 第三纪; 莺-琼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文中论及的地质资料和微体化石样品取自莺-琼盆地 LD30-1-1A、Y13-1-4、Y8-1司和Y8-2-1井.研究的重点是第三纪介形虫动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区第三纪介形虫化石比较丰富,并以Bradleya albatrossia,Krithe sawanensis,Cytherella posterotuberculata和Neocytheretta faceta等为优势代表.介形虫动物群的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不显著.但其属、种多样性和优势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根据介形虫动物群的分布及特征和渐新统一上新统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讨论了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和莺歌海-黄流组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时代,并对第三纪古环境和海平面升降作了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莺-琼盆地第三纪微体古生物群及地层划分 [J].
阮培华 ;
万晓樵 ;
徐钰林 ;
童林芬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6) :17-26
[2]   广西高德、涠洲岛海岸带现代介形虫的分布 [J].
阮培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2) :200-212+265
[3]   马六甲海峡地区现代介形虫分布 [J].
赵泉鸿 ;
罗宾·瓦特立 .
同济大学学报, 1988, (02) :159-168
[4]   南海东北部海区介形虫的分布 [J].
蔡慧梅 .
热带海洋, 1982, (01) :42-57+101
[5]  
微体化石[M]. 地质出版社 , 布拉谢尔(Brasier,M.D.)著, 1986
[6]  
广东雷琼地区上新世介形类动物群[M]. 科学出版社 , 勾韵娴等 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