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气候资源——二氧化碳

被引:2
作者
李继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空气; 密度; 近地层; 绝对含量; CO2; 工业气体; 近地面层; 相对含量; 农业资源; 农业气候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二氧化碳的作用及其存在形式 二氧化碳是一种农业气候资源。 二氧化碳是陆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这一事实,早在十八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十九世纪中叶即得到公认。随着植物生理等各学科的发展,对碳素在光合生产中的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不少关于植物光合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指出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明显地提高光合强度,增加植物产量;二氧化碳不足则降低光合强度,减少植物产量。到五十年代,对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土壤“呼吸”(即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对二氧化碳的贡献、二氧化碳浓度对光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论西藏高原麦类作物高产的农业气候原因 [J].
李继由 .
自然资源, 1983, (02) :80-85
[2]   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J].
柯自源 .
自然资源, 1977, (02) :1-9
[3]  
农业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 著, 1982
[4]  
海洋光合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丹麦)尼耳森(E.S.Nielsen)著, 1979
[5]  
植物的光合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苏)尼启波罗维奇(А.А.Ничипорович)著,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