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羌塘盆地古油藏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62
作者
王成善
伊海生
刘池洋
李亚林
邹艳荣
伍新和
邓斌
杨兴科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古油藏带; 油气远景; 有机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油藏带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部羌南坳陷比隆错 -昂达尔错地区 ,东西长 10 0km ,南北宽 2 0km ,为一狭长湿状油苗群 ,露头上岩石的颜色呈暗褐色、褐灰色 ,为中侏罗统布曲组的白云岩。沉积环境以生物礁组合为主。经对比 ,古油藏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过程模拟反映羌塘盆地有两次生排烃过程 ,第一次发生在 14 0~ 15 0Ma ,第二次发生在 2 0Ma至现今。古油藏带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 [J].
和钟铧 ;
李才 ;
杨德明 ;
陈光权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4) :347-352
[2]   西藏油气远景分析 [J].
雷清亮,戴国汉,傅孝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1) :22-26
[3]   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勘探区块 [J].
罗本家 ;
戴国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1) :58-61
[4]   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分析及油气资源预测 [J].
王成善 ;
张哨楠 .
地球科学, 1996, (02) :120-129
[5]   高演化碳酸盐烃源岩非常规评价方法探讨 [J].
刘德汉 ;
史继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3) :113-115
[6]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油页岩的发现 [J].
王成善 ;
张哨楠 .
中国地质, 1987, (08) :29-31
[7]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赵政璋等主编, 2001
[8]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赵政璋等主编, 2001
[9]  
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王成善等著, 2001
[10]  
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层的油气生成[M]. 科学出版社 , 赵政璋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