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石莼和臭氧对养鲍水质的调控作用比较

被引:10
作者
杨凤
马燕武
张东升
孙培海
李庆宏
刘彤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孔石莼; 臭氧; 循环水; 水质; 成活率;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S912 [水产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准生产规模的养殖条件下,以不换水作为对照组,观察了定时流水、经孔石莼Ulvapertusa处理和臭氧(O3)处理的循环水中养鲍水质及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幼鲍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幼鲍养殖密度为729g/m3的循环养殖系统中加入孔石莼708g/m3,在幼鲍养殖密度972g/m3的系统中用0 417mg/(h·L)发生率的臭氧每天处理2h,均可维持系统5d换水1次;用孔石莼处理的循环水中总氨平均为(0 213±0 038)mg/L,NO-2-N平均(0 160±0 073)mg/L,CODCr平均(7 45±5 53)mg/L;用臭氧处理的循环水中总氨平均(0 240±0 074)mg/L,NO-2-N平均(0 188±0 130)mg/L,CODCr平均(7 45±4 25)mg/L。与不换水组比较,孔石莼组对总氨、NO-2-N和CODCr的去除率依次为96 4%、51 8%和22 3%,臭氧组的去除率依次为113 6%、35 4%和31 1%。定时流水组、孔石莼组和臭氧组幼鲍的成活率依次为90%、89%、90%。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魏复盛等 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  
水处理手册.[M].法国德格雷蒙公司编著;王业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   皱纹盘鲍自污染及其对幼鲍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J].
杨凤 ;
雷衍之 ;
王仁波 ;
刘继承 ;
李萍 ;
周艳华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 (01) :1-6
[4]   臭氧处理海水生成氧化物对扁藻生长的影响 [J].
郑波 ;
马甡 ;
王成刚 ;
谷向伟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12-218
[5]   闭路养鲍水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动态 [J].
张东升 ;
杨凤 ;
赵小红 ;
马燕武 .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02) :32-35
[6]   盐度、光照和营养盐对孔石莼(Ulva pertusa)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刘长发 ;
张泽宇 ;
雷衍之 .
生态学报, 2001, (05) :795-798
[7]   臭氧处理海水对小球藻的生理效应 [J].
王成刚 ;
汤晓华 ;
郑波 ;
马甡 .
水产学报, 2001, (02) :151-155
[8]   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J].
姜国良 ;
刘云 ;
杨栋 ;
吕艳 .
海洋科学, 2001, (03) :11-13
[9]   臭氧水处理原理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J].
孙广明 ;
李宝华 ;
杨建军 ;
孙晓旺 ;
李汉忠 ;
龚婉茹 .
内陆水产, 1998, (04) :5-7
[10]   臭氧处理海珍品育苗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 [J].
孙晓红 ;
韩华 ;
任重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7, (02) :75-7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