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58
作者
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机构
[1] 南京大学
[2] 北京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化学风化; 风化壳; 风化年代学; 风化地层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风化壳是岩石圈、大气圈以及水圈、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 ,能够直接记录地球多圈层演化的信息。利用风化壳的地带性规律重建古环境是地貌学研究的传统内容之一。近年来 ,单晶矿物激光4 0 Ar/ 3 9Ar测年技术、“双面”模式以及古地磁法等在风化壳研究中的成功应用 ,在理论和技术上为恢复大陆剥蚀区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历史创造了条件。利用风化年代学、风化地层学、古地磁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风化壳进行综合研究 ,不仅可以建立剥蚀区的环境演变序列 ,为风化期次(事件 )与其他全球性构造 气候事件的对比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而且可以用于化学风化 (强度和速度 )的准确量化 ,有利于深入理解构造 剥蚀 风化 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和正确评估人类活动对未来气候的影响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覆盖型岩溶、风化壳与岩溶(双层)夷平面
    崔之久
    李德文
    冯金良
    刘耕年
    李洪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 510 - 519+530
  • [2] 中国土壤风化速率研究
    段雷
    郝吉明
    叶雪梅
    谢绍东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S1) : 1 - 7
  • [3] 碳酸盐岩风化壳界面土层的结构和矿物学特征
    李景阳
    朱立军
    梁风
    [J]. 中国岩溶, 2000, (04) : 11 - 17
  • [4] 华北古风化壳型稀有稀土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王银喜
    李惠民
    杨杰东
    裘丽雯
    柴东浩
    陈平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4) : 605 - 606
  • [5] 南方红土形成过程及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杨元根
    刘丛强
    袁可能
    何振立
    [J].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 469 - 480
  • [6] 湘桂黔滇藏一线覆盖型岩溶地貌特征与岩溶(双层)夷平面
    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不详
    [J]. 山地学报 , 2000, (04) : 289 - 295+385
  • [7] 雷州半岛南部若干红土剖面的地球化学与成土环境研究
    徐义芳
    朱照宇
    文高国
    梁俊平
    罗树文
    [J]. 地球化学, 2000, (04) : 402 - 409
  • [8] 中国红土期气候期构造期的耦合
    黄镇国
    张伟强
    [J]. 地理学报, 2000, (02) : 200 - 208
  • [9] 南方红土的剖面风化特征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J]. 山地学报, 2000, (01) : 7 - 12
  • [10] 蓟县早寒武-新元古不整合界面处风化壳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李任伟
    陈锦石
    陈志明
    [J]. 地质科学, 2000, (01) : 55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