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电力市场下的最优潮流
被引:32
作者
:
袁贵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袁贵川
王建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王建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祯祥
机构
:
[1]
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来源
:
电网技术
|
2004年
/ 05期
关键词
: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电力市场;
暂态稳定;
传输阻塞;
D O I
:
10.13335/j.1000-3673.pst.2004.05.004
中图分类号
:
F407.61 [电力、电机工业];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0202 ;
摘要
:
随着国家逐步放松对电力行业的管制,随着电力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在解决电力市场下出现的新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最优潮流在电力市场中的研究意义,简要回顾了最优潮流的发展,着重介绍了最优潮流在解决传输阻塞和暂态稳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该问题的新动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电力市场中的阻塞调度
[J].
李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李平
;
宋燕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宋燕敏
;
曹荣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曹荣章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3)
:11
-12+41
[2]
基于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及其遗传算法实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志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光熹
.
电网技术,
2001,
(06)
:25
-28
[3]
用最优潮流计算电力转送费用
[J].
林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林曦
;
顾锦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顾锦汶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07)
:11
-15
[4]
新的基于最优潮流的有功无功一体化实时电价模型及算法
[J].
赵晋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上海
赵晋泉
;
侯志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上海
侯志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际舜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9,
(12)
:1558
-1561
[5]
改进最优潮流牛顿算法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晋泉
;
侯志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
侯志俭
;
吴际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
吴际舜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2)
:71
-76
[6]
多目标最优潮流问题的模糊建模及内点解法
[J].
刘明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刘明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晓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14)
:37
-40+50
[7]
基于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分解模型及其内点法实现——兼论最优潮流中λp,λq乘子的经济意义[J]. 谢开,宋永华,于尔铿,刘广一.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02)
[8]
基于进化规划的最优潮流计算
[J].
石立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
石立宝
;
徐国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
徐国禹
.
电网技术,
1998,
(02)
:25
-27
[9]
一种基于Karmarkar内点法的最优潮流算法
[J].
郝玉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郝玉国
;
刘广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刘广一
;
于尔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于尔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6)
:409
-412
[10]
最优潮流的实用化研究
[J].
郝玉国,张靖,于尔铿,刘广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郝玉国,张靖,于尔铿,刘广一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6)
:388
-391+412
←
1
2
→
共 18 条
[1]
电力市场中的阻塞调度
[J].
李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李平
;
宋燕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宋燕敏
;
曹荣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曹荣章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3)
:11
-12+41
[2]
基于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及其遗传算法实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志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光熹
.
电网技术,
2001,
(06)
:25
-28
[3]
用最优潮流计算电力转送费用
[J].
林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林曦
;
顾锦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顾锦汶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07)
:11
-15
[4]
新的基于最优潮流的有功无功一体化实时电价模型及算法
[J].
赵晋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上海
赵晋泉
;
侯志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上海
侯志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际舜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9,
(12)
:1558
-1561
[5]
改进最优潮流牛顿算法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晋泉
;
侯志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
侯志俭
;
吴际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上海
吴际舜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2)
:71
-76
[6]
多目标最优潮流问题的模糊建模及内点解法
[J].
刘明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刘明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晓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14)
:37
-40+50
[7]
基于最优潮流的实时电价分解模型及其内点法实现——兼论最优潮流中λp,λq乘子的经济意义[J]. 谢开,宋永华,于尔铿,刘广一.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02)
[8]
基于进化规划的最优潮流计算
[J].
石立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
石立宝
;
徐国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
徐国禹
.
电网技术,
1998,
(02)
:25
-27
[9]
一种基于Karmarkar内点法的最优潮流算法
[J].
郝玉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郝玉国
;
刘广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刘广一
;
于尔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于尔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6)
:409
-412
[10]
最优潮流的实用化研究
[J].
郝玉国,张靖,于尔铿,刘广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
郝玉国,张靖,于尔铿,刘广一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6)
:388
-391+41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