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米粒外观品质遗传初析

被引:4
作者
陈秉发
陈建民
机构
[1] 泉州市农科所
[2] 泉州市农科所 泉州
[3] 泉州
关键词
外观米质; 数量性状; 加性基因效应; 显性基因效应;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3.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四个籼稻组合米粒外观品质的初步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属数量性状遗传,其F2分离呈单峰曲线的连续变异,峰值界于双亲之间。这些性状主要表现加性基因效应,但显性基因效应也起作用。F2植株籽粒的垩白表现连续变异,亦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但不呈正态分布。显性基因效应在垩白的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其显性方向依组合而异。上述四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都较高,均应在低世代进行选择。通过相关分析,垩白与粒宽为正相关;垩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这说明选择粒宽小,粒型窄长的单株较易于获得无垩白或垩白小的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稻米垩白直感遗传和杂交稻垩白米遗传分析 [J].
杨仁崔 ;
梁康迳 ;
陈青华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6, (01) :51-54
[2]   两个水稻杂交组合中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杨仁崔 ;
王乃元 ;
梁康迳 ;
陈青华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5, (02) :109-115
[3]   水稻籽粒外观品质及脂肪的遗传研究 [J].
祁祖白 ;
李宝健 ;
杨文广 ;
吴秀峰 .
遗传学报, 1983, (06) :45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