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收入调整机制变革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

被引:12
作者
周阳敏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收入分配; 失衡; 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宏观上的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央财政增长速度高于地方财政,而且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比例过低,而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拉大,垄断性行业与新兴行业收入严重偏高;政府支出结构严重失衡,政府预算约束越来越"软化";教育支出结构严重失衡,而教育经费来源也非常单一;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结构严重失衡。为此,既要改变宏观性收入分配,又要改变微观性收入分配;既要改革首次收入分配,还要改善再次收入分配等;特别是应该增强资产的法律化、市场化、资本化和证券化,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并建构低收入群体的自我创新机制,释放低收入群体的企业家本能,建立低收入群体自我机会创造的制度性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消费冷”源于收入分配失衡 [J].
徐连仲 .
瞭望新闻周刊, 2004, (27) :59-59
[2]  
“十二五”投资应大幅转向民生[N]. 储著胜.证券时报. 2010 (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