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夏季北极涛动与西北夏季干湿特征的年代际关系
被引:15
作者:

王鹏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何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郑有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北极涛动;
干湿特征;
夏季;
中国西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2.3 [干燥气候(大陆性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新、青、甘、宁、陕及内蒙古西部地区)1960—2003年131个测站夏季降水量、小型蒸发皿蒸发量,NEC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及夏季北极涛动指数,首先通过降水量和蒸发量定义了均一化干湿指数,进而分析了夏季北极涛动同西北地区夏季干湿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北极涛动与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夏季干湿特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年代际尺度上关系尤其密切。夏季北极涛动与西北地区夏季干湿特征空间变化的南北差异密切相关,在夏季AO偏强年代,海平面气压场在东亚大陆为正距平,太平洋为负距平;700hPa风场在贝加尔湖地区及其下方有较强的反气旋性距平环流,西北西风带区出现西风距平,季风区出现北风距平,而500hPa高度场在中国西北地区表现为西低东高结构。这样使得东亚夏季风偏弱,西北西风带区在夏季以西风气流为主,降水偏多,气候偏湿,而季风区盛行偏北气流,降水偏少,气候偏干。反之亦然。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07, (04) : 649 - 655王鹏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杨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2]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西北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6) : 649 - 656王鹏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杨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王德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陆登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3] 青海高原近43年夏季水汽分布及演变特征[J]. 高原气象, 2006, (01) : 60 - 65王鹏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宝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黄玉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专业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品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夏季北极涛动的时空特征[J]. 高原气象, 2006, (01) : 82 - 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跃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毕节地区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实验室郭品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青海南部地区4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J]. 中国沙漠, 2005, (04) : 529 - 534赵燕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时兴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秦宁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汪青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冯蜀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扎西才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王希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 [6] 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J]. 极地研究, 2004, (03) : 211 - 220武炳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卞林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黑河流量对祁连山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04, (04) : 7 - 13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洪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8] 近百年北极涛动对中国冬季气候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3, (04) : 559 - 568龚道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王绍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 [9] 冬季北极涛动和华北冬季气温变化关系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1) : 1 - 7何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 [10]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 冰川冻土, 2002, (03) : 219 - 226施雅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