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抗性水平小麦品种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郭新梅
陈耀锋
曹团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禾谷镰刀菌; 粗毒素; 细胞膜透性; 相对电导率; 相对电导率增量;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2.01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实验以抗、感基因型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下小麦品种(系)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抗、感小麦品种(系)细胞膜对外界毒素胁迫表现出敏感特性,且抗性品种(系)细胞膜对毒素的敏感性小于感病品种(系)。在毒素胁迫处理72h内,随毒素处理浓度的增大和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抗病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明显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抗、感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达到峰值,抗病品种(系)膜透性增量显著小于感病品种(系) ,胁迫处理72h后抗、感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均降低。可利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72h的细胞膜透性增量评价小麦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进行抗病性鉴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抗、感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菌毒素的反应 [J].
王广金 .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04) :320-325
[2]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与抗(耐)赤霉菌毒素关系的研究 [J].
刘新琼 ;
李祥 ;
张向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5) :416-419
[3]   镰刀菌单端孢霉烯毒素及其在植物病程中的作用 [J].
史建荣 ;
王裕中 ;
何晨阳 ;
王金生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4) :298-302
[4]   小麦赤霉病菌毒素对小麦抗病突变体及其亲本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J].
王广金 ;
孙光祖 ;
李学湛 ;
李忠杰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3) :24-28
[5]   抗病小麦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毒及产物的生物活性 [J].
姚泉洪 ;
刘宗镇 ;
曾以申 .
真菌学报, 1996, (01) :59-64
[6]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筛选小麦抗病新种质的研究 [J].
郭丽娟,姚庆筱,张春,康绍兰,张浩,黄梧芳 .
遗传学报, 1996, (01) :40-47
[7]   DON毒素的类生长激素活性与小麦赤霉病 [J].
刘宗镇 ;
陆仕华 ;
黄晓敏 ;
姚泉洪 ;
魏春妹 ;
薛伟龙 .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02) :92-96
[8]   麦类赤霉病病麦毒素对小麦毒性作用的研究 [J].
徐雍皋 ;
姚成林 ;
方中达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58-63
[9]   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过程 [J].
徐雍皋 ;
内藤秀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33-38
[10]   小麦品种根细胞透性与抗赤霉病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李又芳 ;
余毓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3) :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