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44
作者
黄明福
王军政
肖文英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拔尖人才; 新工科;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2907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新工科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凝练本硕博一体化八方面内涵;形成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顶端需求为目标,系统优化设计学科方向与专业基础相适应的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基于学生兴趣和能力,建立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3+X"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了激励学科和科研优势资源投入本科生培养的内生动力机制;立足服务国家科研育人,创建了以重大项目研究需求为导向的强化研究生素质与能力贯通培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军队院校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研究 [J].
李希亮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 (04) :27-31
[3]   导师培养博士生需要关注的若干重要环节 [J].
董贵成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 (09) :11-15
[4]   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J].
姜晓坤 ;
朱泓 ;
李志义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8, 34 (02) :17-24+103
[5]   ESI高被引论文博士研究生作者的群体特征——基于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J].
许仪 ;
杨清华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 (03) :42-47
[6]   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与培养路径 [J].
赵蒙成 .
江苏高教, 2018, (02) :50-55
[7]   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 [J].
叶民 ;
孔寒冰 ;
张炜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1) :24-31
[8]   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J].
郑炜君 ;
王顶明 ;
曹红波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 (11) :72-77
[9]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基于12所高校1496名师生的调查分析 [J].
郑爱平 ;
张栋梁 .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 (04) :30-35
[10]   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J].
胡波 ;
冯辉 ;
韩伟力 ;
徐雷 .
复旦教育论坛, 2017, 15 (02) :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