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源区近1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道峰
刘昌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
[4]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河源区; 土地覆被; 转移矩阵; 景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分析 8 0和 90年代 2期土地覆被数据表明 ,随着黄河河源区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加大 ,使黄河河源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 ,尤其是覆盖度高的天然草场 .沙地裸地的面积迅速增加 ,表明黄河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 .对黄河河源区土地覆被结构与变化过程、空间景观特征研究得出 ,近 10年来 ,流域土地覆被格局由依赖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其他覆被类型 ,高覆盖度草地已经明显遭到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J].
王根绪 ;
郭晓寅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2, (10) :1587-1598
[2]   黄河源区地表水资源特点初步研究 [J].
燕华云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0, (01) :31-34
[3]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4]   黄河源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 [J].
张玉芳,张俊牌,徐建明,林防 .
地球科学, 1995, (04) :445-449
[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史培军等著, 2000
[6]  
景观生态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徐化成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