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岛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14
作者
刘树根 [1 ]
时华星 [2 ]
徐国强 [1 ]
宋明水 [2 ]
覃建雄 [1 ]
徐春华 [2 ]
孙玮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
油气成藏; 下古生界; 碳酸盐岩; 潜山; 孤岛;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位于沾化凹陷的孤岛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为菱形断块山,边界断裂为多条断层构成的断裂带,潜山主体构造呈短轴穹隆构造,潜山为多期构造叠合的继承性隆起构造。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有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粒间孔和粒间溶孔、铸模孔、砾内-砾间孔和砾内-砾间溶孔、溶洞、溶蚀缝和构造缝、方解石晶簇间孔等。储层基质孔隙度大部分低于2%,孔隙度随深度变化不大;渗透率从几十个10-3μm2到0.0001×10-3μm2,渗透率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潜山的生储盖组合为下生上储顶盖型,但油源侧向运移。油气成藏特征有南北逢源、复式立体输导、高凸指向、混源充注、断层控制、缝洞发育、逸顶"天窗"和局部成藏等。由于孤岛潜山长期隆起,潜山顶部位缺失1.84 km2东营组,直接与馆下段砂砾岩体相接,形成一个油气向上逸散的"天窗"。这是导致潜山不能大规模聚集油气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特征 [J].
库丽曼 ;
刘树根 ;
徐国盛 ;
黄思静 ;
徐国强 ;
李国蓉 ;
时华星 ;
宋明水 ;
徐春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11-120
[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声学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 [J].
刘树根 ;
单钰铭 ;
黄思静 ;
刘维国 ;
曹均 ;
贺振华 ;
韩革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99-404
[3]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J].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5, (03) :15-22
[4]   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成因及成藏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王永诗 ;
马立驰 .
石油学报, 2004, (03) :28-31
[5]   未来中国的油气资源前景探讨 [J].
周玉琦 ;
易荣龙 ;
舒文培 ;
黄泽光 ;
林宗满 ;
余琪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3) :227-234+321
[6]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J].
陈建渝 ;
牛瑞卿 .
地球科学, 2000, (03) :25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