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凤仙花植株乙醇浸提液和固体粉剂对瘤胃体外发酵代谢参数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王东升
[1
]
黄江丽
[1
]
张志红
[1
]
田晓娟
[1
]
黄黄
[1
]
印遇龙
[2
]
丁建南
[1
]
机构:
[1]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凤仙花;
体外瘤胃发酵;
甲烷;
微生物蛋白;
挥发性脂肪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7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凤仙花整株制备的固体粉剂和乙醇浸提液对瘤胃体外代谢参数和降甲烷效果的影响。采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牛瘤胃液,以稻草粉、玉米粉和黄豆粉为人工饲料,通过体外瘤胃模拟培养法,研究了固体粉剂和乙醇浸提液不同添加量(0.5%,1.0%和2.5%)对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以及瘤胃发酵代谢参数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蛋白(MCP)等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固体粉剂处理在瘤胃发酵中总产气量最高,其次为乙醇浸提液,莫能菌素处理最低(P<0.05)。凤仙花和莫能菌素处理均能降低甲烷生成,其中固体粉剂处理效果最明显,仅有微量甲烷。莫能菌素处理中二氧化碳含量最低,凤仙花所有处理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莫能菌素和凤仙花降低氨态氮(NH3-N)含量,随着凤仙花添加量增加,NH3-N降低更明显。莫能菌素处理中MCP含量最低,凤仙花所有处理都高于莫能菌素和对照,固体粉剂处理的MCP提高效果最明显。莫能菌素处理降低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含量。凤仙花处理不同程度提高瘤胃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平均比对照高12.9%和20.2%。莫能菌素和凤仙花处理都降低乙酸/丙酸。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凤仙花明显降低甲烷生成,促进NH3-N向MCP转化,改变了瘤胃代谢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