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贫困测量:理论和实践

被引:12
作者
杨浩 [1 ,2 ]
庄天慧 [3 ,4 ]
汪三贵 [5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
[3]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
[4]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5]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贫困测量; 多维贫困; 主观贫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1204 ;
摘要
少数民族减贫是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国际贫困测量的视角,将少数民族贫困测量理论和现实实践相对接,通过分析发现,少数民族贫困测量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贫困识别结果不稳定,实践中常用贫困测量方法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分析表明,各测量方法中识别出贫困户数由多至少依次是:多维贫困,主观贫困,参与式贫困,收入贫困。分析认为多维贫困方法测量少数民族贫困表现更好,在识别精度上,多维贫困的识别结果更符合农户本身认知、地方和政府干部认知和外来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的认知,因此在扶贫开发中应当从简单的收入贫困观测转变为多维贫困观测。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