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是非功过——兼评贺雪峰的《城市化的中国道路》

被引:6
作者
张曙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道路; 二元结构; 小农经济;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5.07.006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围绕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与《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作者贺雪峰教授辨析了十个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十个问题是:(1)城市化道路与制度无关,只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2)德、日、苏、中等国工业化的成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3)土改、合作化、公社化等新中国的制度遗产是中国改革的最大红利;(4)城乡二元结构是保护农民的制度安排,城市和农村,一阳一阴,一正一反,一快一慢,一发展极一稳定器,是中国经验的核心所在;(5)传统小农经济是中国现代化的驱动力;(6)返乡是农民的基本人权;(7)限制资本下乡是保护农民,土地规模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应和不能发展;(8)"土地财政"符合和体现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宪法秩序,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土地财政"可以和应当持续;(9)中国城市没有贫民窟,是个奇迹;(10)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上,中央政府实施的是稳健政策,地方政府实施的是激进政策。十个问题集中到一点,贺教授遵循的基本逻辑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城市化的中国道路.[M].贺雪峰.东方出版社.2014,
  • [2] 博弈.[M].张曙光;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