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特性研究

被引:23
作者
董春娟 [1 ]
吕炳南 [2 ]
机构
[1] 太原大学环境工程系
[2] 不详
关键词
EGSB反应器; 消化污泥; 颗粒污泥; 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接种市政消化污泥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污泥的培养仅需46 d,进水COD负荷和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12 kgCOD/(m3.d)和91%。经历49 d的提高负荷期后,EGSB反应器获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当进水COD浓度为3 700 mg/L、HRT为3.4 h时,进水COD负荷可达42.51 kgCOD/(m3.d),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5.7%,出水COD浓度<160 mg/L。成熟颗粒污泥的沉速为30.6484.73m/h,污泥密度为62.06 g/L,MLSS为45.29 g/L。随着有机负荷的快速提高,颗粒污泥的粒径明显增大,平均粒径由形成初期的0.9 mm增大到成熟期的1.2 mm,且颗粒更加均匀,中间粒径(0.450.9 mm)的质量分数达到了69.6%。与消化污泥相比,颗粒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反应器不同高度处的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是不同的,底部的活性最高。成熟期的颗粒污泥更加规则、密实,强度也更高。颗粒污泥的微生物菌群丰富,细胞间排列紧密,物质传递迅速,颗粒表面凹凸不平,比表面积很大,泥水接触和传质效果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70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激活甲烷菌的微量元素及其补充量的确定 [J].
李亚新 ;
董春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1, (03) :116-118
[2]   EG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研究 [J].
左剑恶 ;
王妍春 ;
陈浩 ;
左宜 ;
申强 .
给水排水, 2001, (03) :26-30+1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4]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贺延龄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