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中对量刑情节裁量的规范完善

被引:5
作者
唐亚南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量刑情节; 规范; 完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3 [刑罚的运用];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法有限、情无限"。量刑情节总是千变万化的,不管如何详尽,也不能规范一切量刑情节。《量刑指导意见》规定了14种常见量刑情节,其中法定情节有7个,分别是:未成年犯、未遂犯、从犯、自首、立功、累犯、坦白;酌定情节7个,分别是:当庭自愿认罪,退赃、退赔,积极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及其亲属谅解、前科,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不过,并不表明量刑时只能或必须优先考虑这些情节,而仅仅是因为这些情节更加常见,在刑事审判中适用的频率较高,因此特别提出来加以规定,方便量刑时适用。对于《量刑指导意见》未有规定的其他量刑情节,只要是案件中客观存在的,在对案件进行量刑时就一定要适用,并确定适当比例。因此,法官量刑时,必须查清一切与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将每一个量刑情节都纳入量刑考虑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量刑公正;同时,对于统一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用一种具体的量刑方法对不同的刑种量刑,显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量刑失衡。本文旨在充分运用量刑方法在技术上的"类型化"评价,从而找到规范正义与事物正义调和的中间点,使法官在量刑时由直觉、感情、经验上升为科学与理性,从而促进量刑公正。在法律适用中,建立以事物共同基础上的类型理论来补充一般量刑方法的漏洞,会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路。[1]P40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量刑规范化办案指南.[M].熊选国;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
[2]  
量刑情节与量刑方法专题整理.[M].赵秉志; 彭新林; 编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3]  
量刑的合理性与量刑方法的科学性.[M].臧冬斌;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  
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M].中国政法法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刑罚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  
刑法学.[M].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  
量刑与电脑.[M].苏惠渔等著;.百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