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龙潭组北型沉积相及聚煤特征

被引:10
作者
吉丛伟 [1 ]
李志能 [2 ]
彭正奇 [2 ]
张超 [1 ]
邵龙义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勘察院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模式; 龙潭组; 湘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湘中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北型地区为一套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煤层等沉积组合,具有砂泥薄互层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及大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根据野外剖面及岩心沉积学分析,在龙潭组中识别出残积平原-潟湖、潮坪和滨外陆棚沉积体系,总体上反映为海平面持续抬升、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过程。煤层的形成受古构造和古环境等因素控制,煤层发育于煤系沉积早期的潟湖环境(2煤)和中期的潮坪环境(1煤),从西向东2煤厚度减小,硫分及灰分产率增大;1煤仅在部分地区可见,其硫分、灰分产率均比2煤高,说明受海水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42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湖南龙潭煤系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 [J].
彭正奇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04) :5-8
[2]   广西合山地区合山组沉积相带和沉积模式 [J].
张鹏飞 ;
邵龙义 .
沉积学报, 1990, (04) :13-21
[3]  
对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及聚煤规律的新认识[A]. 李文恒,龚绍礼.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C]. 2000
[4]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M]. 地质出版社 , 黄汲清著, 1994
[5]  
岩相古地理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岩相古地理文集》编辑部编, 1992
[6]  
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M]. 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 王鸿祯等主编, 1986
[7]  
Permian pala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Jiangnan Basin, South China[J] . Wang Yue,Jin Yuga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0 (1)
[8]  
华南二叠纪含煤盆地特征及聚煤规律. 李文恒,龚绍礼.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