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储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4
作者
董自龙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时间储蓄; 养老服务; 发展瓶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6 [中、老年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时间储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的"时间银行"演化而来,目前理论界和各地政府社区都在探索能够让这种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让"时间储蓄"在养老服务体系内发挥其互助、低成本、高效益的作用。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限制颇多,突破瓶颈需要解决对于时间价值的衡量、通存通兑、缺乏高质量的志愿者团队、欠缺有效处理风险的措施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老龄化时代城市养老的时间储蓄与公益志愿——以上海为例 [J].
周海旺 ;
沈妍 .
上海城市管理, 2013, 22 (01) :69-75
[2]   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 [J].
陈功 ;
杜鹏 ;
陈谊 .
人口与经济, 2001, (06) :67-73
[3]  
时间银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式[J]. 王泽淮. 社区. 2003(12)
[4]  
No more throw-away people:The co-pro-duction imperative. Cahn,E.S. EssentialBooks .
[5]   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J].
夏辛萍 .
人民论坛, 2012, (17) :140-141
[6]   建立代际互助体系 走出传统养老困境 [J].
穆光宗 .
市场与人口分析, 1999, (06)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