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规模结构的合理性诊断及演变特征

被引:18
作者
王德利 [1 ]
杨青山 [2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规模结构; 诊断模型; 演变特征; 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规模分布、规模紧凑度、规模效率三个层面构建城市群规模结构合理性三维诊断模型,将中国19个城市群看作19个大型城镇密集区,探索中国19个大中小城市群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19个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形特征,1995—2010年为中国城市群规模结构低合理发展阶段,2011—2015年为规模结构中等合理发展阶段;城市群城镇规模分布指数及规模效率指数相对较高,而规模紧凑度指数较低。(2)规模结构合理性较高的城市群,基本位于中国东部地区;规模结构中等合理城市群在中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均有分布;规模结构低合理城市群基本位于中国西部地区。(3)19个城市群中有14个属于规模集中型城市群,5个属于规模分散型城市群;特大城市群规模紧凑度高于中小城市群;东部城市群规模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群。(4)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规模结构趋优型、规模结构波动型、规模结构趋劣型;规模结构趋优型城市群一般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结构,而规模结构波动型及规模结构趋劣型城市群一般为单中心结构。(5)城市群城镇规模结构合理性演变轨迹可归纳为由多个"S"形曲线构成的大"S"形演变曲线,具体可划分为不合理阶段、低合理阶段、中等合理阶段以及高合理4个阶段。(6)未来应在巩固国家级城市群地位的同时,加快提升区域中等城市群的发育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群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推动城市群朝着双中心或多中心方向发展,构建大、中、小规模等级合理的紧凑型城市群结构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人口规模的沿海沿江城市群发展规律及对策研究 [J].
刘大海 ;
欧阳慧敏 ;
李晓璇 ;
纪瑞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2) (S2) :119-123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的比较研究 [J].
罗文英 ;
沈文伟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7) :58-62
[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时空演变研究 [J].
刘振灵 .
资源科学, 2011, 33 (06) :1118-1125
[4]   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的时空演变分析 [J].
刘效龙 ;
张世全 ;
冯长春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03) :29-34
[5]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J].
张虹鸥 ;
叶玉瑶 ;
陈绍愿 .
经济地理, 2006, (05) :806-809
[6]   辽中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J].
盛科荣 ;
张平宇 ;
李飞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02) :233-240
[7]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研究, 1998, (01) :83-90
[8]   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 [J].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1990, (03) :54-56
[9]   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 [J].
周一星 ;
杨齐 .
地理学报, 1986, (02) :97-111
[10]   区域开发中城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J].
严重敏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5, (02)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