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罪认罚协商机制的构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中的问题的检讨与反思

被引:30
作者
王飞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控辩协商; 量刑建议; 制度风险;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8.09.013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罪认罚协商在宏观上有利于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改革追求的效率目标和国家法治的进步,在个案中也能实现刑罚目的,而且并不损害公正价值,是当前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要突破口。检视A市和全国各地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情况可以发现,认罪认罚协商机制并没有成为该项制度试点实践的主要方向。认罪认罚协商的缺位导致了制度缺乏内生动力,招致批评与非议。当前既要注重搭建认罪认罚协商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激发各方参与认罪认罚协商的积极性,也要注意汲取国外控辩协商制度的教训,防范和控制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情况的中期报告.[N].周强;.人民法院报.2017,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逻辑——基于259个试点案件的分析 [J].
闵丰锦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8, (02) :102-118
[3]   认罪认罚自愿性研究 [J].
闫召华 ;
李艳飞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3 (02) :87-97
[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解析与改革前瞻 [J].
郭志媛 .
法律适用, 2017, (19) :48-53
[8]   认罪认罚从宽语境下职务犯罪案件协商机制的构建 [J].
李辰 .
法学杂志, 2017, 38 (09) :22-30
[9]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认罪认罚从宽 [J].
卢建平 .
中外法学, 2017, 29 (04) :1000-1023
[10]   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J].
高通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15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