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型上访”——转型期涉法涉诉访的一种分析进路

被引:4
作者
董敬畏
机构
[1] 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关键词
底线型上访; 涉法涉诉访; 社会伦理;
D O I
10.16072/j.cnki.1243d.2011.06.017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底线型上访"与民众通过上访维权、获利既有相同又有区别。相同之处是二者目的都是维权,相异之处是底线型上访多属于涉法涉诉访,民众试图通过这种上访寻求某种公正底线,以回应自身遭遇的不公正现象。"底线型上访"产生原因包括压力型维稳制度、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造成相对剥夺感加强、成文法与民间习惯的内在张力、价值与信仰的破坏与缺失。"底线型上访"是民众个体对于转型期社会道义公正底线丧失的抗争,也反映了社会失范背景下民众对于重建文化和伦理秩序的渴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J].
申端锋 .
开放时代, 2010, (06) :5-23
[2]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J].
董海军 .
社会, 2008, (04) :34-58+223
[3]   “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21-45+243
[5]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J].
于建嵘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9-55
[6]  
博弈[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孙立平著, 2006
[7]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2
[8]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