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鄂孔深钻揭示的青藏高原中部2.8 MaBP以来环境演化及其对构造事件响应

被引:30
作者
沈吉
吕厚远
王苏民
陈诗越
羊向东
吴艳宏
朱照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广州
关键词
青藏高原; 2.8 MaBP; 环境演化; 构造事件; 错鄂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青藏高原错鄂孔(CE)湖泊沉积岩芯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高原中部2.8 MaBP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序列。岩芯磁性地层表明,错鄂湖盆形成于约2.8 MaBP。岩芯沉积特征、粒度、磁化率和地球化学指标等共同揭示了高原中部3次大的环境变化过程,以及至少2次剧烈的隆升。即2.8~2.5 MaBP高原夷平面解体并快速隆升形成错鄂湖盆;2.5~0.8 MaBP高原中部在缓慢隆升背景下其环境演化更多地受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影响;0.8 MaBP以来高原中部加速隆升并最终进入冰冻圈。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及其构造隆升意义 [J].
陈诗越 ;
王苏民 ;
沈吉 .
湖泊科学, 2003, (01) :21-27
[2]   最近130ka以来黄土中Zr/Rb值变化及其对冬季风的指示意义 [J].
刘连文 ;
陈骏 ;
陈旸 ;
季峻峰 ;
鹿化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09) :702-706
[3]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J]. 吕厚远,王苏民,吴乃琴,童国榜,羊向东,沈才明,李世杰,朱立平,旺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4]   海拔高度的变化对青藏高原表土δ13Corg的影响 [J].
吕厚远 ;
顾兆炎 ;
吴乃琴 ;
旺罗 ;
郭正堂 ;
吴海斌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99-406
[5]   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Sr同位素演化──矿物相对风化速率的影响 [J].
马英军 ;
刘丛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8) :634-640
[6]   小冰期弱化学风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金章东 ;
王苏民 ;
沈吉 ;
张恩楼 ;
季峻峰 ;
李福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21-225
[7]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J].
施雅风 ;
李吉均 ;
李炳元 ;
姚檀栋 ;
王苏民 ;
李世杰 ;
崔之久 ;
王富保 ;
潘保田 ;
方小敏 ;
张青松 .
地理学报, 1999, (01) :12-22
[8]   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 [J].
陈骏 ;
安芷生 ;
汪永进 ;
季峻峰 ;
陈旸 ;
鹿化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498-504
[9]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10]   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 [J].
施雅风 ;
汤懋苍 ;
马玉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6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