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年中国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43
作者
刘明波 [1 ]
刘韫宁 [2 ]
王文 [1 ]
马丽媛 [1 ]
周脉耕 [2 ]
王黎君 [2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性别差异; 死亡率;
D O I
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主要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情况,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04-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度、不同年龄组心血管病死亡性别比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并对2010年不同地区间心血管疾病死亡性别比进行比较。结果 2004-2011年,全国各主要心血管病死亡率除风湿性心脏病以外,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男性∶女性)为1.37~1.59;各类心血管疾病死亡性别比呈逐年升高趋势,尤以其他心脏病的上升幅度最快;各年龄组心血管病死亡性别比均呈上升趋势,并表现为低年龄组上升速度较快的特点;心血管病死亡率性别比以30~45岁年龄组最高,75岁以上组最低。2010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性别比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其他心脏病除外)、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特点。结论针对农村和东部地区,尤其是低年龄组男性人群开展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干预,同时提示,女性人群风湿性心脏病的防治是今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的调整与代表性评价 [J].
周脉耕 ;
姜勇 ;
黄正京 ;
吴凡 .
疾病监测, 2010, 25 (03) :239-244
[2]   心血管疾病中的性别差异:当前亟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J].
吴海云 ;
王士雯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 7 (06) :452-455
[3]   Patient-reported health statu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 Age, sex, racial, and ethnic differences [J].
Xie, Jipan ;
Wu, Eric Q. ;
Zheng, Zhi-Jie ;
Sullivan, Patrick W. ;
Zhan, Lin ;
Labarthe, Darwin R. .
CIRCULATION, 2008, 118 (05) :491-497
[4]   Epidemiolog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J].
Bello, N ;
Mosca, L .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04, 46 (04) :287-295
[5]  
Protective effects of estrogen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J].Michael E Mendelsoh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2, 12
[6]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7]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等编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8]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9]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王陇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