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红松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动态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桑卫国
陈灵芝
于顺利
马克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蒙古栎红松林; 物种组成; 林分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蒙古栎红松林3个年龄阶段物种和结构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森林的更新状况良好,早期阶段红松(Pinuskoraiensis)和阔叶树的更新数量相同,后期更新树种以红松为主;在森林发育早期阶段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等阳性树种占优势,中期为红松和阔叶树占优势的混交林,后期形成红松占优势的林分;随着森林的发育,灌木和草本层动态是现复杂的变化。通过对该类型森林直径分布变化的研究得出,在林分发育的早期,阔叶树中大径级木较多,针叶树中小径级木多,在林分发育的后期呈相反的规律。用理论概率模型拟合直径分布表明,韦布尔概率分布模型是描述蒙古栎红松林直径分布的最适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小兴安岭红松林主伐更新的研究
    周重光
    李景文
    陈大珂
    陈乃全
    范福生
    周晓峯
    [J].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65, (00) : 1 - 17
  • [2] Evolution of Diversity, Efficiency, and Community Stability[J] . Orie L. Loucks.American Zoologist . 197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