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政村治”格局剖析

被引:2
作者
吴晓锋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关键词
乡政; 村治; 压力型体制; 转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乡政"与"村治"之间的关系,或曰乡村关系,是影响村民自治进程的关键因素。运用压力型体制理论,可以分析造成目前"乡政村治"格局的原因。压力型体制是一级政治组织(县、乡)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指标而向村自治组织转压,是造成目前"乡政"过度干预"村治"的基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村民自治与国家重建 [J].
吴理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2002, (04) :42-47
[2]   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 [J].
金太军 .
开放时代, 2000, (01) :86-92
[3]   村民自治发展的制度困境 [J].
朱新山 .
开放时代, 2000, (01) :93-97
[4]   中央、地方、民众:村民自治决策过程的三层分析 [J].
王强 .
开放时代, 2000, (01) :98-103
[5]   村政的兴衰与重建 [J].
沈延生 .
战略与管理, 1998, (06) :1-34
[6]   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对黑龙江省昌五镇的个案研究 [J].
王雅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5) :37-51
[7]   政务与村务的合理划分和有效处理 [J].
徐西胜 .
地方政府管理, 1998, (04) :43-44
[8]  
论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政村治—兼议体制改革中的乡村治理[D]. 陈槟城.福建师范大学. 2006
[9]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荣敬本等著, 1998
[10]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徐勇著, 1997